? ? ?2022年1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2021-2025年)》(以下簡稱《指導原則》),提出“規范公立醫院分院區設置”,并首次明確分院區的定義以及原則性要求。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規范公立醫院分院區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申請設置公立醫院分院區的基本條件、分院區的床位規模等作出詳細規定。
“分院區”說法由來已久。當前,國家衛生健康委明確分院區概念的意義在哪兒,對于規范公立醫院發展、優化醫療資源布局有何意義?帶著一系列問題,記者采訪了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醫療機構處相關負責人。
背景:規范的時機到了
《中國衛生》:國家衛生健康委明確提出規范公立醫院分院區管理,有何意義?
答:2020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指出要統籌應急狀態下醫療衛生機構動員響應、區域聯動、人員調集,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2021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體系;支持部分實力強的公立醫院在控制單體規模的基礎上,適度建設發展多院區,發生重大疫情時迅速轉換功能?!吨笇г瓌t》和《通知》兩份文件,分別從分院區建設的指導原則和具體管理規范落實了黨和國家的指示。
《中國衛生》:新政策是否起源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
答:公立醫院分院區建設由來以久,各地、各醫院通過多種方式探索“分院區”的建設,實踐經驗豐富,但從管理者的角度一直沒有對“分院區”進行統一管理和規劃。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中法新城院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院、腫瘤中心院區,先后于72小時之內迅速完成整體轉換,投入抗疫工作。武漢抗疫實踐證實,規范建設的分院區能夠在重大疫情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由此,進一步加快了國家衛生健康委規范分院區建設發展的步伐。
《中國衛生》:新政策的出臺將為公立醫院改革發展,帶來哪些利好?
答:公立醫院要實現醫、教、研、防全面發展,需要一定的規模作為基礎。此次文件的發布,為公立醫院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空間。在床位總量不變的前提下,醫院可以在內部統籌調配資源、向優勢??频陌l展傾斜,鼓勵在分院區布局優勢學科群,探索以重要系統、重點器官、重大疾病為核心的中心化建設發展模式,逐步建立學科融合發展模式,通過合理分配讓資源“跑”起來。
同時,建設分院區也給公立醫院提供了資源騰挪過渡的機會。應對重大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分院區可迅速進行功能轉換,既滿足疫情防控的需求,又兼顧百姓日常醫療服務的保障功能。
爭論:用政策規制風險
《中國衛生》:新政策會刺激公立醫院的擴張沖動嗎?
答:《指導原則》明確申請設立分院區的公立醫院需滿足以下條件:三級甲等公立醫院、病床使用率持續超過90%高位運行、平均住院日處于全國同類別醫院前10%、住院病人疑難程度排名為所在省份同類別醫院前10%、現有院區績效考核等級連續三年達到A+級以上(??漆t院達到A級以上)、近三年未發生重大醫療安全事件和嚴重行風問題等?!锻ㄖ穭t進一步規范了分院區管理中的各項事宜。
在政策出臺前,公立醫院建立分院區沒有相應的約束,現在則需要醫院自身發展符合規范、達到相應標準才可以舉辦分院區。因此,新政策將會在規范分院區建設的基礎上,有效抑制公立醫院無序擴張的沖動,并達到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的目的,即篩選出優質的醫療資源,并通過舉辦分院區的形式進行擴容。
同時,新政策提出公立醫院建設審批的提級管理。規定縣級醫療機構的設置要上報市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審批,市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建立要在省級衛生健康部門宏觀調控下審批,省級的規劃要報省人民政府批準。這種管理的提級,實際上也是對醫院擴張沖動的抑制,并且增加了管理的規范性。
《中國衛生》:分院區建設是否為變相的資源壟斷?
答:此前關于分院區建設,存在著“是否為資源集中壟斷”的爭論。確實,早先有部分公立醫院建設分院區是出于醫院做大、擴張的沖動,但更多的是城市規劃發展產生的醫療資源擴容的需求,公立醫院是配合城市發展的需求建設相應的分院區。
《指導原則》和《通知》就這一潛在問題進行了有效規制。兩份文件首次明確了分院區的概念,并提出分院區必須由實力強的公立醫院來建,必須將單體規??刂圃谝欢ǚ秶鷥?,必須在區域衛生規劃范圍內適度建設,鼓勵實現重大疫情和緊急情況時的迅速功能轉換。在這些條件的限制之下,絕大多數公立醫院是不符合舉辦分院區標準的。即使符合舉辦條件,也涉及醫院自身是否愿意、有沒有能力支撐等一系列問題,只有“天時地利人和”都滿足,才能真正開始分院區建設。
新政策還限制了分院區的數量,到2025年末,符合條件的公立醫院舉辦分院區數量不得超過3個;還規定除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特定項目以外,不允許跨省建設分院區。一家醫院在本省內舉辦的3個分院區,遠不足以壟斷區域內的醫療資源。而如果像以往不加限制,公立醫院在全國開辦自己的“分院區”,才應當引起擔憂。
《中國衛生》:新政策如何同分級診療制度相銜接?
答:分級診療制度“四個分開”中的核心就是區域分開,區域分開的核心是把患者留在相應的區域。這個“區域”的概念根據醫療機構功能定位不同有所區分,縣醫院將患者留在本縣,地市級醫院將患者留在本市,省級醫院則要將本區域的患者留在本院,避免患者因醫療資源不足而產生跨區域流動或得不到救治。通過分院區建設,可以擴容省域內和臨近區域內的優質醫療資源,讓百姓在本省內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的服務,減少患者前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型城市就醫的流動。因此,規范引導公立醫院開展分院區建設,其落腳點與分級診療制度的內涵是一脈相承的。
建設:差異化發展,同質化管理
《中國衛生》:分院區建設有哪些核心環節?
答:分院區建設的核心是實現公立醫院的功能定位,滿足城市區域發展的需求。同時,分院區的建設是對醫院醫療資源的擴充,有助于公立醫院重新規劃設定自身學科定位,形成優勢學科錯位發展的布局。需要注意的是,公立醫院分院區與主院區之間絕不是互相競爭的關系,不僅在醫療質量、運營管理上要實現同質化,醫院不同院區之間還要保持一致的醫院文化,使用相同的院徽、院訓、院歌等。
在人員管理上,一是要提前規劃進行人員儲備,二是要真正實現人員在不同院區間流動?!吨笇г瓌t》明確提出,公立醫院要在加強人才儲備的前提下,發展多院區。根據現有經驗,護理人員至少要提前一年儲備,醫生至少提前兩年儲備,儲備的數量應該達到醫院本部人員的30%。在此基礎上,公立醫院才能有充足的人才資源用于新院區的建設。伴隨分院區收治患者數量的逐漸增加,醫院還需要通過“老帶新”和提升自身效率等辦法,不斷增加分院區的人員數量,滿足人員供給。在實際工作中,新人和老人都需要在醫院主院區及分院區之間合理輪轉,一方面不斷為新院區培養人才,另一方面通過人員流動可以實現不同院區之間的同質化管理。
《中國衛生》:分院區同其他類型的醫院合作模式有何不同?
答:以往,政府對公立醫院分院區建設沒有明確的界定,醫聯體、醫院托管、合作舉辦、對口支援等各種形式的合作醫療機構都被冠以“分院區”的名頭?!吨笇г瓌t》中,明確了分院區的定義,只有人、財、物等資產全部歸主院區所有才是真正意義的分院區,除此之外,公立醫院舉辦的各種合作醫療機構都不屬于分院區。
《通知》則從命名規則上對分院區和非分院區進行了區分,進一步遏止了原先醫療機構不受約束的掛牌行為。今后,分院區登記名稱為“主院區名稱+識別名+院區/分院”。其他醫聯體、醫院托管、對口支援等合作模式的成員單位不得以“某某醫院+識別名+院區/分院/醫院”形式命名,可以使用“某某醫院醫聯體合作單位”等形式。
總之,公立醫院開展分院區建設,其多個院區本質上是一家,內部完全打通,在提供同質化醫療服務方面更有優勢。分院區的人、財、物等資產都歸主院區所有,主院區和分院區將作為“整體”進行管理,所以分院區在開辦的起始階段就能借助主院區的資源與平臺,獨立運行并快速發展。
《中國衛生》:對于多院區發展,地方衛生健康委應該承擔哪些責任,如何做好統籌規劃和引導?
答:公立醫院是否要開展分院區建設,其核心是相應區域的醫療設置規劃是否允許,各省、市、縣要按照國家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的指導原則制定本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并每5年修訂一次。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的內容要按照未來5年內醫療資源需求總量進行測算,并報告上一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進行審批。
公立醫院不同院區的功能定位需要以患者需求為導向,以現有資源為基礎,統籌布局。在醫療資源薄弱的邊遠地區、城市新區等,規劃布局綜合性院區,滿足當地群眾基本醫療服務需求。在醫療資源有一定基礎的區域,建設發展具有特色的專病、??浦行?,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就醫需求。
來源:中國衛生雜志
下一篇:國家衛健委成立一個新委員會!